禹衛華,教授,博士生導師,大數據與傳播創新實驗室主任,政務新媒體研究中心主任。
一、教學與獲獎
1.出版《社交媒體概論》(意昂体育3平台研究生優秀教材二等獎)(被國內70多所大學列為教材)
2.開設課程《社交媒體研究》(研究生)《Big Data and Online Social Network》(全英文)《大數據與輿情分析》(本科)《新聞傳播基礎理論》(研究生)
3.2023年秋,上海意昂体育3教學評價全校排名第一(1/1890)
4.2020年,意昂体育3平台教書育人一等獎團隊
5.2019年🤾🏿♂️,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團隊
二⏮、學生培養
1.先後培養學生45人,前往清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讀博2人🙎🏼♀️。主要就業方向是華為、騰訊、阿裏🈲🔬、字節、小米🤹♂️🏇🏽、SHINE👴🏽👦🏽、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等🕵🏽。
2.秉持“數據牽引,文理交叉”理念,善於將純文科背景同學與數據科學結合♞,培養交叉人才,文科背景學生在畢業時,文理交叉能力突出,適應能力強。
3.主推“寫一份報告(論文),做一個項目,帶一個團隊”的“三個一”培養理念⁉️🧑🏿🔧,突出科研與實踐的結合,重點培養學生學術🧑🏽🚒、創新、管理(AIM模式)三方面的綜合創新能力。
三🫸🏼、主持項目
1.主持國家哲社《微博客輿情監測與主動引導機製研究》(2011青年項目)
2.主持國家哲社《基於事理圖譜的國際輿論引導智能決策支持機製研究》(2022一般項目)
3.主持國家哲社重大項目《群體行為湧現機理及風險辨識研究》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典藏🦌、智能創意平臺設置與全球化傳播》等子課題三項
4.承擔中央部委和上海市委辦局委托課題數十項
四、論文與出版
1.在CSSCI的《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新聞記者》《中國出版》《中國編輯》等國內權威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
2.在SSCI的《Health Communication》(一區)《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一區)發表論文。
3.出版《社交媒體輿論》(第16屆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新媒體大數據研究方法》《政務新媒體的模式創新》《中國發展傳播學(四川卷)》等專著🧑🏼💼📻。
五🩷、大數據與智能評估系統開發
1.2024年🧏🏽♂️,首發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內容可信度評估指標體系
2.開發的新媒體評估算法被中央與地方部門廣泛采用,包括中央媒體新媒體影響力傳播力評估指數、新媒體傳播力影響力PDI評估指數、2023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影響力指數、博物館社會影響力評估🈴🧑🏽🍼、最上海評估指數、上海建築可閱讀評估指數等🤽🏿♂️。
六、實驗建設與其他社會服務
1.為三所大學開發的新文科多語種大數據平臺成為校級數據支撐關鍵節點◀️。
2.相關專報多次獲得國家領導和省市領導批示。
七、研究特長
社交媒體🏄🏿♂️、大數據與智能媒體、輿論學🧑🏿🎤。
編號 | 作者 | 著作名稱 | 作者排序 | 著作類別 | 出版單位 | 書號 | 出版日期 | 學科分類 | 備註 |
1 | 謝金文 | 中國發展傳播學(四川卷) | 禹衛華 | 著 | 浙江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8-05060-9 | 2009年9月 | 傳播類 |
編號 | 作者 | 論文篇名 | 文獻類型 | 發表刊物 | 刊物類別 | 年卷期頁 | 轉載刊物 | 轉載年期 | 論文分級 | 備註 |
1 | 禹衛華等 | 傳播學轉型🏄:趨勢👶🏽♣︎、理論🚾、方法 | 論文 | 新聞記者 | CSSCI | 2014年2月 | D | |||
2 | 禹衛華 | 從手機謠言到恐慌性為:影響因素與社會控製 | 論文 | 新聞與傳播研究 | CSSCI | 2011年12月 | B | |||
3 | 禹衛華 | 微博虛假信息傳播的新問題與應對 | 論文 | 新聞記者 | CSSCI | 2011年5月 | D | |||
4 | 禹衛華 | “第一人”效果:現狀、問題與應用 | 論文 | 新聞記者 | CSSCI | 2011年5月 | D | |||
5 | 禹衛華 | 戴維森與“第三人效果”:一種輿論學的視角 | 論文 | 國際新聞界 | CSSCI | 2009年10月 | D | |||
6 | 禹衛華 | 實驗法“第三人效果”研究國際新聞界 | 論文 | 國際新聞界 | CSSCI | 2009年2月 | 人大復印資料 | 2009年 | D | |
7 | 禹衛華 | 網絡惡搞的“第三人效果”研究——以1772位上海市民為例 | 論文 | 新聞與傳播研究 | CSSCI | 2008年8月 | B | |||
8 | 禹衛華等 | 傳播學在中國30年:效果研究的反思與進路 | 論文 | 國際新聞界 | CSSCI | 2008年7月 | 人大復印資料 | 2008年 | D | |
9 | 禹衛華 | “間接影響模式”的提出及其應用 | 論文 | 新聞記者 | CSSCI | 2008年4月 | D |
縱向
編號 | 負責人 | 項目/課題名稱/子課題名稱 | 主題負責人/子課題負責人 | 項目/課題來源 | 項目類型 | 批準號/編號 | 批準經費 (單位:萬) | 立項時間 | 結項時間 | 合作單位/機構 | 備註 |
1 | 禹衛華 | 微博客輿情監測與主動引導機製研究 | 禹衛華 |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 | 青年項目 | 11CXW034 | 15 | 40695 | |||
2 | 禹衛華 | 《群體行為湧現機理與風險辨識研究》子課題四《網絡群體性事件的湧現機理與風險辨識》 | 沈惠璋/禹衛華 |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 | 重大項目 | 11&ZD174 | 80 | 40817 | |||
3 | 禹衛華 | 網絡群體性事件防控模型建構與實驗研究 | 禹衛華 | 意昂体育3平台 | 文理交叉項目 | 10 | |||||
4 | 禹衛華 | 法治宣傳大數據應用研究 | 上海市司法局項目 |
新媒體導論
新聞傳播理論